2017年2月2日 星期四

潮汕美食之旅

     本月初乘坐「香港航空」首航汕頭航班,下午四時二十分在香港出發,五時正便到達汕頭,剛好飲完杯大紅袍便下機,認真方便快捷。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有「粵東門戶,華南要衝」美譽,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氣候溫和,四季如春,風光秀麗,綠化率達32%,被評為「國家衞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中國潮菜美食之鄉」。潮菜是廣東三大菜系之一,跟粵菜和客家菜齊名。上海世博園內除了有美心粵菜外,也有潮州菜館,可見潮菜受歡迎程度。潮汕位於韓江下游,東臨大海,海產資源豐富,很多海產都聚集於潮汕一帶,潮菜以烹調海鮮出名,香港人最喜愛白灼響螺、魚飯、凍蟹及潮式蒸魚,潮州湯菜亦甚有特色,清而不淡,原汁原味,潮菜講究調味醬料,每道菜通常都會配上醬碟佐食。

      地道潮州特產

      從汕頭坐車到潮州要一個小時左右,潮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旅遊景點不少,印象較深的是「開元鎮國禪寺」,此乃唐玄宗賜建之寺院,典雅古樸,收藏甚多歷史文物,有潮州文物寶庫之稱,寺內古樹甚多,包括兩棵生長得很茂盛的菩提古樹,為大殿內的佛像作守護神。

      乘坐寺外的人力三輪車遊「甲第巷」是難忘的旅遊經驗,和太座在人力車上遊覽明清牌坊街,街道兩旁有很多老店,有些賣雜貨、家庭用品、拜神物品,也有專賣潮州特產好像海味、醬料、各式涼果,從老香黃、山楂糕、楊桃豉到甘草欖和枇杷糕,應有盡有,有點像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有「廣東平遙古城」之稱的「明清古城文化旅遊區」甚有睇頭,宋明代古城牆和廣濟城樓保存得好,城樓對面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的「廣濟橋」,建於一一七一年,經過多次修建,至明代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最近全面維修後,變成一座美輪美奐的文化浮橋,過橋後不遠處便是紀念韓愈的「韓文公祠」,令人想起當年韓愈被貶潮州寫文章祭大鱷的情景!

      潮汕不但風景秀麗,美食更加吸引。和太座在「汕頭迎賓館」食我們在汕頭的第一頓晚飯。六時半入座,首先上桌是每人一碟切成兩半的滷水獅頭鵝頭和大大隻的鵝掌,獅頭鵝是潮汕名物,產自澄海,故汕頭有「獅頭鵝之鄉」的美譽。獅頭鵝快高長大,一歲便有二十多斤重,市價大概三百元,單是鵝頭和鵝掌便要賣七十元,最值錢是八、九歲的老公鵝,一個鵝頭便要四、五百元,認真誇張!

      鵝掌皮厚而不韌,骨膠原豐富,甚有嚼頭,鵝頭的軟骨和細肉香滑鬆化,跟紅酒是絕配。

      獅頭鵝的肝有七、八両重,香滑無比,對喜歡鵝肝的人來說是天下美味,但對我等膽固醇超高一族來說,還是聽從神醫囑咐,看過便算。

      跟着上桌是「炭燒海參焗鮑魚」,精采的並不是來自大連的鮮鮑,鮑魚在香港經常食到,無特別之處,令人驚喜的是炭燒海參,海參細細隻兩吋長,是當地特產,燒得皮脆肉滑,香脆的海參皮在口內爆破,汁液鮮美無比,海參據說有健體美容之效,男士每天食一條有說不出的好處,由於我每年食不到十條,所以暫時未能領略其中奧妙!

      潮式蒸魚別具一格,是夜食到的「豆醬蒸英歌魚」便非常精采,英歌在香港酒樓較少食到,每條約三吋長,用普寧豆醬、香芹絲和薑絲來蒸,一點豉油也不用,味道鮮美得難以形容,一點不腥,充份顯出潮式蒸魚的妙處!汕頭是中心漁港,來自東海和南海的漁獲很多都以汕頭為集散地,所以在汕頭可以食到很多在香港難得一見的雜魚仔,好像用蒜子來燜的調魚在香港便非常罕有。

      從未試過的湯菜

      潮州人非常重視湯水,席上湯菜甚多,分別有「金米灼象蚌」、「排骨涼瓜煲」和「龍骨春菜煲」,金米灼象蚌是以小玉米跟小象蚌做湯,顏色金黃,味道鮮美,在香港從未試過。涼瓜排骨煲一向是我所愛,涼瓜吸取了排骨的精華,入口清甜,有益好味,對降低血糖有助。一餐飯飲三個湯,在香港從未試過,太座認為潮州男士在家飲湯飲到一肚水,應該不用再到外面搵阿二煲湯,所以決定有樣學樣,回家後吩咐外傭多做湯菜!(其實太座有所不知,男士在外面通常是食甜品而非飲湯!)

      潮式甜品甚多,晚宴食到的「金瓜芋泥」和「反沙雙色」都是我的所愛,五十後男士宜多食金瓜,因為有保護前列腺的功效。芋泥香滑勁甜,想是落了豬油之故,跟味淡的金瓜是最佳配搭。「反沙雙色」是我在「尚興」常食的甜品,這是工序繁複但賣不起錢的菜,芋頭和番薯經過「反沙」過程,看起來像鋪滿雪花的金條和銀條,賣相漂亮,意頭甚佳。

      八時半食完晚飯回酒店,不到十時一眾饞友已嚷着要食消夜,於是拉隊到「帝豪」地下的「鄉村食街」,點了多款小食,這裏的牛丸不俗,魚蛋則平常,反而微鹹的白飯魚仔用來送粥,非常好味。食潮州粥當然不能沒有潮州三寶,即鹹菜、橄欖菜和菜脯,「潮州三寶」價廉味美,最宜帶回港作手信,在汕頭的「卜蜂蓮花」超市,鹹菜每包只賣一元八角,「玉蕾」牌橄欖菜亦只是十元三樽,幾十元便可買一大箱。菜脯煎蛋甚受歡迎,是一眾女士至愛,我則鍾情「鹹菜豬大腸」煲,湯鮮味無比,豬大腸有咬口,趁太座離座,連食兩件。在汕頭當然不能不試「白灼響螺」,螺片爽口鮮甜,價錢比香港便宜,但略嫌不夠熱,東道主非常客氣,消夜也拿兩瓶「小Lafite」奉客,打冷也要飲拉菲,怪不得小拉菲賣到二千多元一瓶!

      早餐在「帝豪酒店」中菜館,有多款潮粵點心,任君選擇,在汕頭當然不點香港常食的蝦餃、燒賣,我們叫了多款潮汕點心,這裏的潮州粉粿皮煙而不韌,饀料有馬蹄粒、花生粒和半肥瘦豬肉,口感味道俱佳,最開心是重遇久違了的「豬紅粥」,這是童年時常食之物,但現時在香港已難找到真正豬紅,通常都只是雞紅而已。潮州白粥煲得夠綿,配料除了潮州三寶外,還有油條、花生和腐乳,選擇甚多。

      潮州人原來連早餐也要飲湯,我們每人獲分配一大碗西洋菜滾豬紅豬雜湯,西洋菜鮮嫩碧綠,一點渣也沒有,豬雜湯甜美,但豬雜還是看過便算,早餐的甜包內有甜肥豬肉、花生碎和麻蓉,香甜幼滑,比雞尾包更勝一籌。 
      潮州小食款式甚多,香港人最熟悉的牛丸、魚蛋、蠔烙、水瓜烙、魚麵、炒麵線、炒粿條,在潮汕到處都可食到。汕頭最出名是響螺,當然不能錯過,根據當地食家推介,「新梅園」和「建業」酒家都是食螺片的好地方。新梅園的螺片切得較薄,兩、三片賣兩百元,「建業」價錢較貴,「厚切」螺片一塊要差不多三百元,但物有所值,品質甚佳,響螺除白灼外,潮式炭燒亦值得一試,炭燒時要不斷將上湯注入響螺內,直至螺肉跟殼分開,才可取出切片,上桌時一定要把燒得焦香的螺尾部份(螺的黑色內臟)給食客過目,傳統上如果食客看不到螺尾,有權食完不付鈔!口感上炭燒螺片沒有白灼的那麼嫩滑,但同樣鮮甜及較有嚼頭,蘸蝦醬或桔油來食相當鮮味。

      今次在潮汕食了幾餐,試了多款地道美食,較喜歡的有潮式炸豆腐,豆腐炸得金黃,先放進一小碗的鹽水和韭菜碎浸過才食,香滑味鮮。其他好像炒糕粿、水瓜烙、蠔烙、炒魚麵及炒麵線亦非常精采。魚麵用魚肉打成,切條後跟銀芽及葱來炒,味道鮮甜到不得了!

      煎水瓜烙亦做得好,做法是將水瓜切片,加入鮮蝦粒、花生和菜脯粒,加上薯粉煎幾分鐘便大功告成,水瓜爽甜有益,加上菜脯和花生粒等,香口非常,比Pizza好食得多。

      普寧麵線用韭菜銀芽炒微鹹的麵線,幼滑清甜爽口。酥炸九母仔跳魚、蝦仔和蝦毛是第一次食到,炸得酥脆香口,連魚骨蝦殼也食埋,跟冰凍啤酒是絕配。

      潮汕街頭經常見到有專賣蠔烙之小店,潮州蠔烙以新鮮蠔仔加鴨蛋和番薯粉煎得甘香,加點魚露和辣椒醬,食得非常過癮。

      必食街頭老字號

      在潮汕短短兩天,飲了差不多十款湯,除了第一晚的四款外,第二天也飲了多款。「血鰻涼瓜湯」的血鰻跟黃鱔差不多,補血有益,最宜女士飲用。「素菜羹」用菠菜攪爛煮湯,碧綠色非常吸引,最宜環保人士。青橄欖燉螺頭湯潤肺潤喉,更可止咳,多飲有益,加上食早餐時飲的西洋菜豬雜湯,有前所未有水頭充足的感覺。

      潮汕的街頭小食,非常精采,最驚喜的發現是在國平路一號的「愛西乾麵」,這間中華名小吃店有七十多年歷史,店主兼大廚羅先生,今年六十歲,入行三十年,每天打麵和煮麵,敬業樂業,他說麵只要用心做,自然好食。愛西的麵是用麵粉、小梳打及少許鹽打成,用些少豬油及薄豬肉片乾撈,大大一碗,麵煙韌甘香,再加一碗有魚蛋、扎肉和豬雜的靚湯,合共只賣十元,好食到不得了,比三星餐廳的Pasta不遑多讓,是在汕頭必定要試的小店。

      在「愛西」不遠處的老媽宮廟對面,有間「老媽宮糭球」,賣的是潮州糭,我們試了「加料」的「雙烹糭球」,每隻五元,特色是糭內鹹甜料各半,鹹的配料有糯米、蝦米、香菇和南乳肉等,甜餡則有蓮蓉沙、蓮子、栗子和羔燒白果,甜鹹一齊食,味覺新鮮。喜歡豬大腸的話,在這裏可以買到非常精采的豬大腸釀糯米,二十元一斤,認真抵食。

      潮汕寶物和手信

      在老媽宮廟旁邊有間藥行,門口放着東主和蔡瀾的合照作生招牌,賣的主要是「老香黃」、「老藥桔」、陳皮及各種藥材,潮汕人愛食涼果,在潮汕街頭經常見到賣「老香黃」及各式涼果的小店。老香黃是醃製過的佛手瓜,黑黑的一團,看得人有點心驚,此物對潮汕人來說是寶,因為據說有化痰解酒,開胃消滯的功效,醃得愈耐愈值錢,十年的每包一百五十元。買之前當然要試試味道,用切片的老香黃加少許白糖沖熱水,每杯兩元,顏色黑過墨汁,但飲落有種甘涼味道,當地人說多飲有益。潮汕人士除了喜歡飲湯外,對涼茶也有所偏愛,在潮汕兩天,每餐都有新鮮煲的夏枯草或罐裝王老吉作飲料,看來在潮汕王老吉比可樂更受歡迎!

      「老藥桔」是醃製的甘桔,一大包才賣二十五元,據說有潤肺、潤喉、健脾生津之效,如此有益,太座即時買包回來孝敬兒子。

      除了鹹菜、橄欖菜、菜脯、普寧豆醬、老香黃和老藥桔外,最多人買回港的手信是牛丸和魚蛋,「福合埕」是潮汕食牛丸和買牛丸很出名的地方,但今次我們沒有時間到福合埕,只好在往機場途中到一家叫「幸運牛」的小店,買了一大堆牛丸、魚蛋和豬肉丸回港。肉丸都是真空包裝,每包二十五元到三十元,回家放在冰箱可保存幾個星期。我們坐六時二十分的班機,七時便回到香港,八時回家,即時煮碗牛丸和魚蛋河粉,牛肉丸爽滑鮮甜,魚蛋彈牙有魚味,牛筋丸鮮味有咬口,食得開心,令人又再想起在潮汕的美好時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