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慈禧「養生秘訣」——蘿蔔

相傳,武則天稱帝後,一年秋天洛陽附近出現一顆三尺長的大蘿蔔。武則天見後,聖心大悅,命御廚將其造成佳肴,味道獨特,大有燕窩之風,遂賜名「假燕窩」。蘿蔔自此登上大雅之堂。而慈禧食蘿蔔,記載於其女官德齡所著的《御香縹緲錄》中:「蘿蔔這種東西,原是沒有資格可以混入御膳中來的……後來不知怎樣,竟為太后自己想了起來,她就吩咐監管御膳房的太監去弄些來嘗鮮。」可見其對蘿蔔的重視。

為何冬天吃蘿蔔

蘿蔔,又稱萊菔,其性平微寒,《本草綱目》中載:「(蘿蔔)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中最有益者」,坊間並稱「蔬中之王為蘿蔔」。民間有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即蘿蔔是冬季甚重要的養生食物,詳解如下。

中醫經典《傷寒論》載:「(農曆)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裏,胃中煩熱……」意即大凡在冬天,人體的陽氣由外(皮膚表面)向內裹(體內)走,陽氣在裏,處於收藏狀態,故陽氣(藏在裏)積多,會使體內,如胃等內蘊化熱,發生內火、內熱等症,因蘿蔔性平微寒,食其可清解積熱。再加上冬季寒冷乾燥,相對活動較少,因而體內易生痰熱,可引發諸多病痛,此時吃蘿蔔,能防止陰陽失衡,更能清熱化痰、消積除脹。中醫認為,蘿蔔可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尿,特別是治療消化不良有特效。消化不良是胃動力障礙所造成的疾病,其症狀為上腹部不適或者疼痛、胸悶、肚脹等。因蘿蔔含有澱粉酶和粗纖維,可快速分解食物中的澱粉、脂肪。蘿蔔中的芥子油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從而增強食欲。

蘿蔔有三大作用。一、治療便秘:蘿蔔含有芥子油和粗纖維,促進胃腸蠕動,令大便通暢,排出體內毒素;二、抗癌防癌:蘿蔔中含有硒元素,可促進人體內生成谷胱甘肽,可有效降低癌症發病率。且含有某些元素,能增強吞噬細胞的能力。蘿蔔中的生物酶類可分解致癌物質亞硝酸胺;三、降血脂:降血脂:蘿蔔熱能低,富含維生素C、鉀及膳食纖維,常吃蘿蔔可降低血脂、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等。

蘿蔔的食用禁忌

食用蘿蔔,有以下禁忌:吃蘿蔔會產生硫氰酸,會與橘子中的類黃酮發生反應,所產生的物質會加強硫氰酸抑制甲狀腺的作用,從而誘發甲狀腺腫大,所以蘿蔔忌與橘子同吃。此外,陽虛體質者忌多吃,陽虛者長期肢體怕冷、脾胃虛寒、大便溏薄等,因蘿蔔稍偏寒涼,故不宜多吃。蘿蔔屬於破氣食物,服人參、熟地、何首烏等補藥後忌食,以免影響藥效;此外如有慢性胃炎、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單純甲狀腺腫、子宮脫垂、先兆流產等患者也忌食。

相傳,有一年慈禧生病,出現頭痛、 食欲不振、鼻子出血等症狀,眾太醫束手無策,便張榜求賢。一位名叫曹滄州的民間名醫,給慈禧開了三錢萊菔子(蘿蔔籽)造成的藥丸,慈禧服第一丸後,鼻血即止;服第二丸後,胸悶腹脹即減;服第三丸後,食欲大增。慈禧賞賜曹滄州一個紅頂子(清代官銜標誌),於是有了「三錢萊菔子,換個紅頂子」的流傳佳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