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潮濕,會引起物件發霉,令人混身不適。身體潮濕,卻會影響人體內外的健康。
要辨別內濕,首先可以觀察舌頭現象,即「舌象」。中醫講求望舌,因為舌象是人體內臟的一面鏡子,觀察舌象可以了解身體有沒有「濕」的問題。體內有濕的話,舌苔看起來很滑及濕潤,如果苔質又白又厚,顯示體內有寒象;但如果舌苔粗糙或又厚又發黃的話,則說明體內有濕熱。
監察內濕
除了舌象,要留意睡醒一覺後,有沒有覺得身體沉重,像穿了一件濕透的毛衣一樣?眼皮有沒有浮腫,食欲是否不佳,胃部容易有飽滿但不痛的感覺?排便時,注意便質是否稀爛,總有一些沾在馬桶上?皮膚是否黏膩,容易有濕疹或暗瘡?潮濕的天氣下,心情有否低落或覺得特別煩燥呢?
香港人經常過着繁忙緊張的生活,多食少動,濕氣就會日積月累的藏在身體內。身體的濕氣,與肺、肝、脾、腎的健康有關。要去除濕氣,就要強化這四個臟腑及適當地清理體內的毒素。
從中醫角度,「肺」除了有呼吸的功能,將身體內外的氣體交換之外,與水液代謝、血液循環都有密切的關係。要強化肺臟,就要從運動做起。將運動納入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午餐晚飯一樣,是日常習慣之一,就不會覺得辛苦了。
運動排毒
中醫的陰陽理論可以套入運動,只有動靜配合得宜,才得到平衡。無論是動態抑或靜態運動,最理想是在空氣清新的地方進行,早上可以早起20分鐘,到家中附近的小公園或找個空氣清新的地方,拉拉筋,再快步行10分鐘。如果沒有適合的地方,就在家裏穿着運動鞋,地上放一塊小地顫,提腳原地跑也可以。
時間如果許可的話,不妨用一至二小時去享受運動的樂趣。早上起來時先用五分鐘拍打全身的經絡,由頭開始,用雙手的手指尖敲敲頭,再用空心掌拍打肩膊、上肢、腹背、下肢。隨後選擇自己適合的運動,如游泳、踏單車、耍太極、行晨運,甚至到郊外行行山,呼吸新鮮空氣,既可以強化肺臟,骨骼關節,又可以出汗排毒去濕。
做完動態運動後,再閉目靜坐,作五分鐘的腹式呼吸,將更多的氧氣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有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肺,甚至脾胃的功能,更可以紓緩精神及將體內濕濁之氣排出。
肝是身體排毒的重要器官,勞累、熬夜、飲酒過量,時常生氣等都會傷肝。要強化肝臟,除了避免太過勞累,節制酒量,晚上11時前休息,讓肝膽好好工作之外,早上起來時,就是天氣惡劣,或有一大堆事情等着要處理,也要抱着「凡事要向好方面看」的態度去面對。梳洗後,面對着鏡子,自信地向自己微笑,再大聲向自己說一句「今天事事順利,輕鬆快樂!」這樣,肝的毒素不會滯留,水濕也不會停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