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人問﹕看上去清澈的食水,當中含有一些肉眼看不見的物質,究竟是什麼?
網上有人答﹕從化學角度說,水裏有礦物質;從生物角度說,水裏有微生物;從文學角度說,水裏有魚的眼淚;從宗教角度說,水是生命的起源……
水裏有沒有魚的眼淚,科學家未必深究,但肯定有礦物質及化合物。
傳聞指,翻煲白開水會增加水裏的金屬或雜質;飲水健康,阿媽總會說要多喝水,有人說每天喝8杯水才夠;東江水質引人詬病,濾水過程到底做了什麼,我們可否放心飲用?今期解開種種有關水的疑問。
◆翻煲增雜質、鋼煲釋金屬?
傳聞白開水不宜翻煲,否則會增加水內雜質,長期飲用影響健康;若使用不鏽鋼電水煲,翻煲會濃縮水內的金屬含量。
張志強解畫:「香港的水屬『軟水』,但仍然含微量礦物質和氯氣,氯有消毒作用,但會在加熱過程中蒸發。而軟水中的化合物重碳酸鹽在加熱時會分解,形成碳酸鹽,再與水中的鈣離子和鎂離子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不易溶解的沉澱物。若使用水煲後沒有清洗,這類沉澱物便積聚及黏附在電熱水壺內,即是我們所見的水漬(水垢)。
一般來說,翻煲水不會增加雜質,因化學反應在第一次煲水就出現,假如重複翻滾令水分蒸發,理論上會令雜質濃縮,但對人體影響不大。
至於不鏽鋼電水煲,不鏽鋼是比較穩定的金屬,不易產生化學反應;但若是劣質不鏽鋼煲,有機會混入其他金屬,較大機會在煲水過程釋出金屬物質。含金屬的水垢,有人認為隨加熱及翻煲會再釋出金屬,事實上,這影響微不足道,因為即使達到水滾的溫度,水垢亦難以自然溶解。」
◆加檸檬汁煲水 可以清除水漬?
放大沉澱而成的水垢看看,表面凹凸不平,佈滿微細孔隙,用水輕刷,也不能徹底清除。香港的食水經過過濾,積聚在電熱水壺內的礦物質主要是鈣化物,但由於食水經管道及水箱,再供給至每家每戶,水質或有分別。我們從水漬顏色可知道水含哪種物質較多,如白色水漬,主要含鈣和鎂;啡色的主要含鐵、鋅、銅。
張志強解畫﹕「含鈣和鎂的白色水漬,遇到酸性液體如白醋、檸檬汁,會釋放二氧化碳而溶解。做法是,將水和白醋注入水煲,比例是1:1(水漬嚴重的可增加醋的比例),浸過水漬,加熱至水滾後熄火,浸泡一晚,後倒掉白醋水,以清水洗內膽後便可使用;或在煲水時加入兩個檸檬榨汁,再照常煲水,然後整煲倒去,也能達到清潔效果。至於鐵或鋅的氧化物形成的水垢,則難以清洗。」
◆不鏽鋼水煲和塑膠水煲,煲水有無分別?
張志強解畫:「如之前所言,質量欠佳的不鏽鋼煲或會在煲水時釋出微量金屬而產生鐵鏽味。而塑膠電熱水壺,由於塑膠含多種化合物,新水煲有機會在煲水過程中釋放塑膠味,但正常使用一段時間後味道會漸散。現在市面上有售含活性碳內膽的水煲,活性碳可吸味。」
水質方面,香港的是「軟水」,外國多是「硬水」,即含較多礦物質、鈣、鎂、碳酸鹽及硫酸鹽,因此在外國煲水,水面常有一層白色浮游物,而且味道略帶苦澀。
◆東江水如何變成乾淨食水?
我們打開水龍頭就獲得的清潔食水,其實經過了多重處理。香港食水主要來自廣東省的東江水及本地水塘的雨水收集,現時本地有21個濾水廠,每日可處理500萬立方米淡水,先以氯氣消毒原水(東江水及17個水塘的雨水),然後加入明礬和熟石灰凝結雜質。在大部分濾水廠裏,原水先經沉澱程序,再進行快速重力過濾,其次混入熟石灰調節酸鹼度,最後再加入消毒用的氯氣和具護齒效能的氟化物。一些致病的細菌、肉眼可見的生物,還有重金屬和農藥,可在食水處理過程中清除。
◆白開水也有細菌?
白開水不同其他飲品,對細菌來說沒有「食物」,理論上即使放置一段長時間後,仍可安全飲用?
張志強解畫﹕「可殺菌的氯氣在煲水過程已蒸發掉,若白開水存放不當,例如沒有蓋好或儲放在不潔的地方,室溫環境下也有機會讓微生物生長。理論上清水沒有足夠營養令微生物大量滋生,但水是微生物生存的重要條件,只要有水,它們就能保存生命。雖然喝下未必會致病,但白開水最好別在室溫環境存放超過兩天。」
◆今期專家
張志強 - 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食品及營養科學課程主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