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畫面總會描寫到老去的主角與老伴手牽手到處散步,以一雙粗糙的手輕撫她的臉……可現實是結婚數十年,老夫老妻不再講情講趣,即使一起上街,你還你,我還我,就像一對陌生人。「愛」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課題,年輕時有緣相聚,何解老來如同陌路?訪問了幾對結婚數十載卻依然恩愛的夫婦,你或妳或可從中悟出一點愛的道理,再挽着他/她的手一起欣賞落日中的一抹晚霞。
「退休後容易出現空巢期,子女成長離開家庭,家中只剩下夫婦二人,見面時間增多,爭拗自然隨之增加。這時期夫婦容易將注意力過分投放在對方身上。」聖雅各福群會退休人士服務經理吳鎧潁一語道出退休夫婦面對的問題,她建議夫婦「分散投資」,將注意力分散。
66歲的鄭華武回想10年前初退休,也有以上煩惱,「我比太太先退休,初時連跟舊同事飲茶都要問過對方,又會擔心朝見晚見點算好」。後來他叫太太一同參加舊同事聚會,索性把她納入自己的社交圈子。「現在她認識我所有朋友,我們之間全無秘密。」鄭華武說。
更重要一步是拉闊二人的社交圈子,「我們參加退休會,一同參加普通話班、學寫大字,我去學煮食,他就去學畫畫。我們有共同的朋友,亦認識對方各自的朋友」。鄭太(梁翠群)指節目安排得密密麻麻,減少二人在家時間,空巢期的問題改善了,更帶來連番驚喜。像訪問當天二人參與拍婚紗照活動,不免勾起37年前的難忘片段,前一晚他們就緊張得輾轉反側。「參加活動前,我們一起經歷興奮緊張與期待,有着共同感受,話題自然多了。」這帶點純真的感受在夫妻關係起了微妙作用,鄭太淡然地解說:「結婚也幾十年了,這就像在平淡生活中泛起陣陣漣漪。」
多讚美 多遷就 適時沉默
76歲的李樹源和65歲的李太(李建芬)結婚41年,訪問當天才第一次拍婚紗照,李先生目不轉睛望着太太,忍不住大讚:「你很美啊!」記者趁機問他太太的優點,他毫不吝嗇地讚起來:「太太顧家又節儉,對人又好,美麗,是個快樂的人。」聽得李太笑瞇瞇。她趁先生走開悄悄告訴記者:「他間唔中會讚吓我,又會說很愛我。」
愛被稱讚幾乎是人的本性,男女合用。可是,除去臉書上面的「讚好」,已想不起上一次稱讚別人是什麼時候了。社工吳鎧潁建議夫婦間應該多互相欣賞,不要吝嗇讚美,「讚美不嫌多,多讚幾次更可以儲起來,有正面效用。簡單如『唔該你幫我斟水』也是種讚美」。
除了「讚好」,語言藝術也包括沉默。「有時女人會較囉嗦,其實也是為我好,只要不駁嘴就是了。」鄭先生似是領悟甚深地說。他有糖尿病,卻經常忍不住吃雞批炸肉丸等肥膩食物,鄭太勞氣地說﹕「成日話佢,不過話完之後佢一樣照食。」激得鄭太紮紮跳,在旁的鄭生唯有「笑騎騎」回應。
雖是激氣事一則,但鄭太說起來比較像打情罵俏。生活摩擦少不免,輕鬆看待就可以緩和雙方的關係。鄭家的洗手間放有一對米奇美妮公仔,玩偶手牽着手,而且永遠掛上笑臉,「看着他們總叫人消除怒氣,提醒自己應該與先生相親相愛」。鄭太接着說:「遇上不合自己心意的,亦盡量不要罵對方;他不喜歡我大聲說話,我便輕聲點說,互相遷就一下,摩擦也少一點。」
旅行轉換新環境 增情趣.
52歲的林慕貞是家庭主婦,先生尚有年多才退休,可是他們已為退休做好準備,因她相信﹕「車子運行過久也要加油潤滑一下,何况夫妻關係呢。」她跟先生結婚31年,上有長輩下有兒女,跟鄭氏李氏夫婦不盡相同的是,他們未完全進入空巢期。而他們的問題是結婚時間太長,但夫婦相處時間不多,生活情趣更是少之有少。
年前他們參加夫婦營學習相處之道,又不時出外旅遊或入住本地酒店,旨在轉換新環境。「年紀大了,婚姻隨年月進入不同階段,我們都要學習適應。」想盡早適應,最好就是採取「預防」態度,慕貞說,「感情也是『預防勝於治療』」,在問題出現前先好好整理夫婦間的感情,「像我們參加夫婦營,大可借鏡其他老夫老妻的一套」。她亦從小事着手,不再以「喂呀」、「老竇」、「daddy」叫喚先生,轉為叫他的名字甚至暱稱,「漸漸發現他更喜歡我叫他的全名」。現時她跟先生外出會拖手,即使在家也會挽着手看電視。問慕貞有否重拾拍拖的感覺,她甜甜的說:「有㗎!」
結婚久了,老婆早已成為家庭支柱﹕是管教兒女、處理家頭細務、掌管財政的話事人。可是,各位長了肚腩的老竇們,曾否想起她原來的身分是你的「情人」?還記得那個愛意洋溢的下午,年輕的你們在眾人面前許下承諾,無論疾病健康、貧窮富貴都會好好愛護對方,直至終老。現在老了,記緊要好好履行這終身愛的承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