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香港花果山 望夫石下猴孫眾


※猴王迎客。

※平整引水道。

※引水道所見獅子山。

※引水道中所見隆亨邨。

※望夫山上望夫石。

※引水道盡處登山。

※回望引水道。

※下山所見沙田谷群廈。




香港花果山 望夫石下猴孫眾


  著名沙田望夫山位處獅子山郊野公園西北,其山下有引水道,東南走向,全長六公里多,路平易走,是城郊散步、欣賞郊野景色好去處,更可俯瞰整個沙田谷。

  馬騮山 𤠣子成群

    提起馬騮山,常被遊人稱為香港花果山,細心推論,確極為貼切。猴子滿路,四野花果亦豐,果真花果山也。事實附近山崗稱琵琶山、金山。大埔公路MS51里程碑處起步(附近為巴士站及天橋),入口處與九龍水塘背道而馳,踏入這健身徑、家樂徑引水道,即見𤠣子蹤影,片刻已見東一堆西一群,大大小小猴子瞧着遊人,機靈地在追逐、戲樂或捉蚤,是很有趣,但別逗猴為樂,畢竟是野生動物,非我族類,發起脾氣來並不好玩。有相機喜拍攝者,也要注意別太接近猴群。有關方面掛上醒目橫額「別餵猴子」,據稱常餵𤠣會令其失去求生覓食本能,似乎太多慮了,動物本能豈如此兒戲,防疾病傳染那才是主題,當然有小童同遊者,更不宜接近猴群。

    放步在平整引水道上,彎曲路段予人峰迴路轉感受,來來往往步行者,無論相熟與否都打聲招呼,為此而感受到在都市拾回人間失落感。故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在野外是同路人,能來個招呼很自然,都市中功利滿街角,照樣與陌生人打個招呼,別人以為你神經有問題,可想城郊之別可深啦!說真的但願我常在郊外,確怕都市人冷漠與常處於自衞警戒中。

  引水道 遙望群山連綿

    引水道途中左望,隨着沙田谷,彼方群山連綿,是為金山、針山、排頭嶺、草山及大帽山等,而沙田谷中想像遠古一片汪洋,綠水青山天涯海角,令望夫山上望夫石傳奇帶來曲折動人內涵。確實那堅貞婦人孭兒在山崗上日盼夜盼丈夫歸帆,遺憾的是望穿秋水惟化靈石留恨人間。近人有詩日:「叢生野草接裙齊,離恨深堪怨戾溪,荒徑有花憐妾老,殘宵無父聽兒啼。東流逝水非朝北,南向歸帆不向西,惋惜山頭貞節婦,長為朝雲暮雨迷。」(袁晹照《望夫山詩》)。田谷填滿大廈高樓、紅梅谷外顯徑邨、隆亨邨、聚龍居、瑞峰花園、新田圍邨、新翠邨、景田苑、秦石邨等等,年紀五、六十歲遊人無不驚歎其變化之大,人口膨脹直逼城郊,其現象為香港帶來繁榮景象還是沉重負擔,那要看地方官治理智慧與魄力,還有祖國領導的開明及關懷。

  沙田谷 山徑古風遺韻

    近兩小時散步,引水道也走到盡頭,接上山徑見涼亭一座,何妨小坐片刻。回望那曲折而明顯引水道通道,緊靠着九龍群山(亞墩山、雞胸山及慈雲山等等),山坡墨綠一片十分養眼,群山中山坳都有山徑串連沙田與九龍半島。想當年沒有大埔公路年代,九龍居民來往沙田便是日出晚歸,古道中人影處卻也古風遺韻,散發陣陣浪漫,正是古道西風沒瘦馬,斜陽夕照理當然。

    離開涼亭依山徑上行,跨過一段略為吃力路段,路勢轉下,明顯山徑直透東北山腳處,接上水務公路,依公路下行,半小時即經女童軍博康營地經作壆坑,再下行緊接附近博康邨,灰窰下而抵沙角邨,也該是回程時刻,附近有巴士小巴出沙田、九龍及香港市區。整個行程可在三小時內完成,路平易走。雖為晨運散步熱門地,但也是治安黑點,因而建議別單獨或成雙成對往遊,特別是拖友,要顧及自身安全。此一帶巡警蹤迹極難發現,果真遇劫,非危及生命別作對抗,也許財散當作喜事,雙方會快樂點,人生確多無奈事,阿門!

  遊望夫山資料

  去程/回程:乘72、81或86B巴士,途經九龍水塘下車。
  注意事項:全程散步三小時,路平易走。自備糧水及晴雨用具。

  文、圖:陳溢晃

  資深旅行家,行山遠足經驗逾四十年,遊遍本地大山小徑,一直致力推廣旅行活動,現為《旅行家》總編輯及旅行隊總領隊。
資料來源 : 星島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