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去濕全攻略

環境去濕

香港人熱愛美食, 一杯凍檸茶配一份香脆西多士,或一杯紅豆冰配一個新鮮的菠蘿油,兩款招牌下午茶餐,一凍一熱,香甜美味,令人食指大動。但享受美食的同時,如果過量進食冰冷、甜膩、濃味的食物及飲料或食無定時、暴飲暴食、煙酒過多等,都會影響脾胃功能,引致「濕從內生」。

「回南天」是香港春天的特色。天氣忽冷忽熱,時晴時雨, 到處被濕氣籠罩,牆壁地板出水,衣物家具發霉,食物容易變壞,潮濕的環境,除了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外,也會影響身體健康。這時候,如果身體的正氣不足,自身抗病能力低下,內在的機能來不及自我調整,氣機的升降會受到濕氣影響,流通不暢,血液運行受阻,就會引起一連串由外到內的不適。
體內濕氣過重時,人便會覺得睏倦、身體沉重,提不起勁,有懶洋洋的感覺。早晨起床照鏡子的時候,會見到面目浮腫,舌苔厚膩,舌體胖脹、或舌邊有明顯的齒痕,感覺四肢關節繃緊,甚至渾身痠痛。天氣冷熱不定和濕度偏高,是細菌病毒滋生的好季節,最易「潮」壞小孩、中老年、過敏、疲勞過度或體質虛弱的人士。例如:兒童容易出現麻疹,手足口病,水痘等疾患;過敏人士容易患過敏性皮炎、鼻炎、濕疹、風疹等;疲勞過度或體質虛弱人士則容易引起耳鳴、流行性感冒、帶狀皰疹等;在這種季節,婦女患膀胱炎,陰道炎的機會亦會相繼增加。
濕重易患炎症
大地回春,中老年人的戶外活動也隨着天氣回暖而比較冬天明顯增多,但如果身體不能適應增加的活動量,就會容易引起血壓的波動,可能會誘發心腦血管病的發作。而患有關節炎或風濕痹痛的人士,關節在這時候也會特別腫脹痠痛。
在中醫五行學說中,春天屬木,五臟應肝,而肝負責氣機的升降,與情緒有密切關係。潮濕,乍暖還寒的氣候,容易令情緒波動,睡眠欠佳,所以在3、4月容易令人患上季節性的抑鬱症。 至於脾臟,五行屬土,有吸收水分的特性,所以濕氣容易滯留在脾胃,影響食欲。潮濕的空氣,更是滋生細菌與病毒的溫床,進食稍有不潔或生冷的食物飲料,就容易引起脾胃不適,輕則食欲不振,有飽脹感,輕度腹瀉,嚴重的就會引起急性腸胃炎。
香港的回南天雖然不太討好,但只要我們內外環境做好防潮措施,又從神養、動養、睡養及食養方面調理,就可以好好享受春日之美。回南天時,除了利用抽濕機、空調或暖風機,將室內的濕度調整之外,還要注意開窗的方向及時間,宜選在午時短暫開窗,早晚盡量關閉家中朝向南方或東南方的窗戶,以免濕氣潛入。放置活性炭於衣櫃、鞋櫃或書架一角,可有效地吸濕除臭,活性炭更可以曬乾重複使用。此外,剛脫下的鞋子先放在通風處最少一小時後,抹去鞋底污跡才放回鞋櫃內,也可以防止發霉發臭。
閒時整理衣櫃,將少用的衣服捐出,而冬天穿過的衣服清潔好再分類,然後裝在特殊的真空壓縮袋內,既可防止衣物發霉,更可以節省存放空間。盡量避免在室內晾濕的衣服,當衣服難以完全乾透時,可以用熨斗直接在上面熨一下,將濕氣除掉。廚房及廁所浴室是全屋最潮濕的地方,要時常清潔,盡量保持空氣流通及乾爽。煮飯或沐浴後,把廚房門和浴室門關上,以免水氣蔓延到屋內其他地方。房屋受潮後,如果牆身和家具出現輕度發霉的現象,可用乾布沾上一點酒精拭擦;嚴重時可以用稀釋的漂白水清理後抹乾。
身體去濕

環境潮濕,會引起物件發霉,令人混身不適。身體潮濕,卻會影響人體內外的健康。
要辨別內濕,首先可以觀察舌頭現象,即「舌象」。中醫講求望舌,因為舌象是人體內臟的一面鏡子,觀察舌象可以了解身體有沒有「濕」的問題。體內有濕的話,舌苔看起來很滑及濕潤,如果苔質又白又厚,顯示體內有寒象;但如果舌苔粗糙或又厚又發黃的話,則說明體內有濕熱。
監察內濕
除了舌象,要留意睡醒一覺後,有沒有覺得身體沉重,像穿了一件濕透的毛衣一樣?眼皮有沒有浮腫,食欲是否不佳,胃部容易有飽滿但不痛的感覺?排便時,注意便質是否稀爛,總有一些沾在馬桶上?皮膚是否黏膩,容易有濕疹或暗瘡?潮濕的天氣下,心情有否低落或覺得特別煩燥呢?
香港人經常過着繁忙緊張的生活,多食少動,濕氣就會日積月累的藏在身體內。身體的濕氣,與肺、肝、脾、腎的健康有關。要去除濕氣,就要強化這四個臟腑及適當地清理體內的毒素。
從中醫角度,「肺」除了有呼吸的功能,將身體內外的氣體交換之外,與水液代謝、血液循環都有密切的關係。要強化肺臟,就要從運動做起。將運動納入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午餐晚飯一樣,是日常習慣之一,就不會覺得辛苦了。
運動排毒
中醫的陰陽理論可以套入運動,只有動靜配合得宜,才得到平衡。無論是動態抑或靜態運動,最理想是在空氣清新的地方進行,早上可以早起20分鐘,到家中附近的小公園或找個空氣清新的地方,拉拉筋,再快步行10分鐘。如果沒有適合的地方,就在家裏穿着運動鞋,地上放一塊小地顫,提腳原地跑也可以。
時間如果許可的話,不妨用一至二小時去享受運動的樂趣。早上起來時先用五分鐘拍打全身的經絡,由頭開始,用雙手的手指尖敲敲頭,再用空心掌拍打肩膊、上肢、腹背、下肢。隨後選擇自己適合的運動,如游泳、踏單車、耍太極、行晨運,甚至到郊外行行山,呼吸新鮮空氣,既可以強化肺臟,骨骼關節,又可以出汗排毒去濕。
做完動態運動後,再閉目靜坐,作五分鐘的腹式呼吸,將更多的氧氣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有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肺,甚至脾胃的功能,更可以紓緩精神及將體內濕濁之氣排出。
肝是身體排毒的重要器官,勞累、熬夜、飲酒過量,時常生氣等都會傷肝。要強化肝臟,除了避免太過勞累,節制酒量,晚上11時前休息,讓肝膽好好工作之外,早上起來時,就是天氣惡劣,或有一大堆事情等着要處理,也要抱着「凡事要向好方面看」的態度去面對。梳洗後,面對着鏡子,自信地向自己微笑,再大聲向自己說一句「今天事事順利,輕鬆快樂!」這樣,肝的毒素不會滯留,水濕也不會停頓。
濕從口入

要防止由飲食引致的內濕,就要「識飲識食」。一日三餐要定時,早午餐的量要豐富。晚餐盡量在晚上8時前進食,量要輕,營養要均衡。減少吃高糖、高鹽、油膩、濃味及刺激性食物,避免多餘水分積存在體內。
根據中醫的生理時鐘,早上5時至11時是大腸、胃及脾活動的時間。起床後先喝一小口溫水,之後可用2片檸檬、一湯匙的蜂蜜、一茶匙肉桂粉,加入一杯開水熱服,有洗滌腸道、溫暖脾胃、抗衰老及去疲勞的作用。
晚上9時至凌晨3時,是三焦(有運行水道的作用)、膽及肝工作的時間。用2片浸軟的白背木耳加二顆紅棗(去核)、10克杞子、10克薏仁,用2碗水,煲半小時,在睡前一小時,連渣服,可助排毒去濕。
脾腎陽虛 面浮肢腫
除了濕從口入,影響脾胃外,腎臟虛弱,也可以導致水濕內停。所以脾腎陽虛時,會出現面浮肢腫、小便過少或過多的問題。要強化脾腎,可先從食療入手。平常一周兩次,用健脾補腎益氣的藥材,如北芪、黨參、茯苓、炒白術、扁豆、薏米、赤小豆、蓮子、芡實、淮山等煲湯服用。
腎與膀胱有密切的關係,背部兩旁行的膀胱經是掌管人體排毒的通道,脊椎中間行的督脈則掌管陽氣。肩背的氣血保持通暢,內毒就不會久留,濕氣也可以祛除。
刮沙、拔罐、針灸有鼓動經脈氣血、調整陰陽平衡的作用。「拔罐療法」,古稱「角法」,又稱「吸筒法」,用途廣泛,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的酒精,將罐內空氣排除,造成負壓,再將罐吸附在肩背,令局部皮膚充血或出現瘀血,是傳統中醫常用的拔毒瀉熱、通絡祛濕的方法。情況許可的話,建議約一至兩周進行一次拔罐,把濕氣拔走。
除了上述祛濕的方法之外,大家不妨試試睡前泡足,加入拍碎的薑塊約60克,在睡前一小時泡足15至20分鐘,可以促進氣血流通,祛除濕氣,改善睡眠。盡量避免睡前洗頭,以免濕氣未完全清除便睡覺,讓濕氣有機可乘,從頭皮滲入;而且一般洗頭後也應盡快瀝乾水分、吹乾頭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