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固醇向被不少人視為洪水猛獸,怕其副作用,甚至明知有效亦選擇不用。其實凡事有利有弊,因噎廢食實屬不智。當需要攝取時,只要認清種類,並按照專業人士指示,副作用的風險自可減至最低。
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副教授李詠恩表示,大家日常所講的類固醇(Steroid)泛指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之下可再分為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及鹽皮質激素(Mineralocorticoid)兩大類,糖皮質激素與蛋白質、糖分、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有關;鹽皮質激素則影響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減慢鈉質流失。
其實人體本身也會自行製造和分泌這類激素,但因其有消炎、抗敏等作用,故常被用作輔助治療的藥物。抗生素雖也是經常被用作消炎的藥物,但兩者並不相同,「抗生素理論上不是消炎藥,其用途是消滅細菌,直接處理發炎源頭,從而減低不適感覺,相反類固醇只是紓緩發炎徵狀,並不能治癒病症」。
紓緩炎症抗敏感
在醫療應用方面,類固醇用途廣泛,李詠恩說﹕「市民較常接觸到的以糖皮質激素為主,它主要作紓緩炎症、抗敏感之用,但同時會抑制免疫系統,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敏感症如哮喘、鼻敏感,皮膚問題如濕疹,以及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移植器官排斥,甚至部分惡性腫瘤等;鹽皮質激素如醛固酮抑制劑(Aldosterone inhibitors)則可用於心臟衰竭病人,患者因體內的醛固酮無法排走體內水分,形成水腫,使用這種鹽皮質激素有助改善水腫情。」
因應不同疾病和應用部位,皮質類固醇也有針劑、口服、外塗、噴劑各類劑型以配合。「類固醇針劑適用於急性炎症,如嚴重痛風病人腳趾腫脹、急性哮喘發作等,它可直接進入血液中,即時消炎;口服類固醇如藥片、藥水等則經由消化系統吸收再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多用於免疫系統疾病;外用類固醇包括藥膏、藥霜(ointment)、眼藥水可針對局部患處,適用於局部皮膚組織發炎,例如濕疹,藥效比前兩者慢;噴劑則多用於呼吸道問題如鼻敏感、哮喘等,劑量亦較口服與針劑輕微。」
副作用﹕肥胖經期亂
一聽到醫生處方類固醇,大家最怕就是有副作用,其實身體會自行製造皮質類固醇,短期引致嚴重副作用的風險不高,但長期使用確是有可能引起問題,「從文獻可見不同劑型的類固醇,即使劑量輕微,長期使用也會帶來影響,因為身體或會依賴外來供應,而壓抑自身的類固醇分泌,使免疫功能下降,傷口較難癒合,患長期炎症,如紅斑狼瘡患者,又或剛接受器官移植人士要特別留意」。
此外,糖皮質激素能夠分解糖類,長時間服用或會使糖分控制失衡,血糖上升,也有醫生會處方部分類固醇予癌症病人,以止嘔開胃增加食慾,可能引致體重增加,而經期不準、肥胖等都是較常見副作用。
至於小朋友長時間使用類固醇,有可能抑壓生長激素分泌,體型會較「細粒」,故如需長用類固醇,一般建議小孩選用效力較輕的Fluticasone。不過所謂長期是指連續使用一個月或以上,短期應用如哮喘病人因天氣轉變而不適,或鼻敏感人士鼻腔發炎,短暫使用噴劑類固醇5至7天,出現副作用的情不大。
減藥要慢 飲食宜清淡
日常使用上亦需要多加注意,「使用需處方類的類固醇,患者應按醫生指示,因這類藥效通常較強,連續使用一個月或以上者一定要留意,而且不可無故自行停藥,否則可能會造成急性皮質類固醇缺乏,影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代謝,擾亂身體正常運作,故長期使用者應逐少減藥,譬如每星期遞減藥量三分之一,慢慢調控到最後停藥」。
至於非處方的類固醇,一般用作短時間應用,若連續使用一星期後症狀持續,則有可能另有病源,就要看醫生再作診斷。此外,服用類固醇期間飲食亦宜清淡,尤其糖尿病人,因使用針劑及口服類固醇會加速製造葡萄糖並提升食慾,因此病人宜少食多餐,避免進食高糖、高鹽、高脂食物,以免體重過分上升。任何疑問使用前應詳細諮詢醫生或藥劑師意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